close

什麼是分離焦慮恐懼症呢?

寶寶約在六、七個月大開始會認生,也逐漸與主要照顧者建立「依附關係」,

也就是把媽媽當做「安全堡壘」,以媽媽為中心而敢主動地去探索陌生環境,

當感受到威脅害怕或受挫就會退回到媽媽身邊;

當媽媽離開時就會焦慮哀傷(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分離焦慮),

但當媽媽回來時則會露出欣喜,並尋求與媽媽身體上的接觸。

這樣的「依附關係」一歲時會達到高峰,一直到一歲半。

研究顯示依附關係會影響孩子未來的人際社交及情緒發展,

因此擁有「安全型依附關係」的寶寶長大後通常會比較開心、合作、容易相信別人,

且於不同階段均表現出優越的社交能力唷!

    

以上轉自【孩子黏人愛討抱,親餵母奶沒有錯!】分離焦慮10大方法-兒童發展專家王宏哲

  

因為親餵母奶的關係,寶寶從三個多月開始跟我們同床,海倫媽咪真的滿懶的, 加上是冬天,餵母奶只要把旁邊的寶貝抓過來餵就好了⋯所以就一路同床到現在。

有好有壞啦!以後我再慢慢說給大家聽!但以這種情況來說蘿蔔應該不會分離焦慮太嚴重,因為媽媽時時在側,可是怎麼從八個多月開始⋯媽媽一離開大哭的情況就越來越嚴重,嚴重到晚上還會討抱抱、甚至做惡夢,我們一度還帶他去行天宮收驚,可是過沒幾天還是這樣⋯到底該怎麼辦好呢?

媽媽嚴重睡眠不足(晚上都在討抱抱)我們還一度想要戒母奶,認為喝母奶才讓寶寶這麼黏人等等的,其實根本與母奶沒有關係!母奶會讓寶寶聯想到媽媽抱在懷裡的安慰才會一直討奶,也會獲得比較大的安全感,所以一切足夠了,繼續親餵也是我們強大親密感的後盾。

這也怪我,八個多月時候某一天我在他午睡後竟然偷溜,他起床發現媽媽不在身邊,簡直像抓狂一樣大哭大鬧,有點被騙的感覺⋯於是開始半夜討抱抱、瘋狂想喝奶等等害怕分離的行為一一浮現出來,我才知道我用錯方法,要虛心檢討了

 

 

基本上這時候的孩子是越來越黏媽媽,誠心的建議一定要有一個可以替換的人,不然媽媽會崩潰,連上個廁所都能哭天喊地⋯實在太恐怖!那我能替換的人就是蘿蔔外婆了!簡直是我的救世主!能回到娘家就能像短暫渡假一樣啊

當然這也是經歷過一段碰撞期,剛開始我們要讓孩子逐漸習慣這個人,跟媽媽是一樣可以依賴的,也是可以給我們安全感的,這點非常重要,也就是"起床"和"睡覺"前我們都跟這個人愉快親密的相處。 因為這兩個時間點是寶寶最沒有安全感的時候,一個信任的人在側是非常重要的,這時候大家會問爸爸呢?爸爸要上班啊!但是爸爸在晚上的陪伴也是可以擔任的很好的,所以偶爾的交替也很重要!

  

 

 有了第二人選後,媽媽有時還是要上個廁所、拿個水、弄個東西什麼的,要讓他知道媽媽是會「短暫」消失的,於是躲貓貓是非常非常好用的!所有寶寶都很喜歡玩躲貓貓吧!先是一下子!再來30秒⋯甚至1分鐘⋯過一會竟然五分鐘(再久我們也不敢讓他一個人啦)原來媽媽只是在跟我們玩躲貓貓!媽媽也是會短暫不見的!玩了幾輪~他竟然可以在媽媽離開了五分鐘玩起自己的玩具,不在東張西望很緊張的找媽媽了!媽媽們一定要試試!

  

 

再來培養睡前模式,吃飯飯--》玩玩具--》聽音樂--》喝奶⋯每個人的睡前模式都可以自行調整,目的是要讓寶寶知道做完這些事後我們就要睡覺囉!寶寶學習力很快,光放完音樂就會一直打哈欠了!

研究顯示,六個月以後的寶寶就有自行入睡的能力囉!在夜晚如果想要媽媽抱抱安撫就盡量給寶寶安撫,漸漸的他會知道媽媽就在旁邊,沒有甚麼好擔心的!

如果在晚上討寶寶,即時的安撫也可以降低討抱抱的頻率!如果半夜大哭沒聽到久而久之會越來越沒有安全感甚至做惡夢喔!

 

 除此之外多多陪伴寶寶這是一定要的,尤其到了陌生地方,我們除了肢體上的陪伴,包括告訴寶寶我們要出門、我們接下來要做什麼、媽媽等等要出門等等的,不要認為寶寶不懂就不說,這些都能大大增加他的安全感,一定要告知寶寶,讓寶寶有心理準備,這也非常重要哦!

 

  安撫玩具也可以給寶寶很大的安全感,什麼都放進嘴裡也沒關係,只要是寶寶可以玩的或者可以陪他一起入睡的都很合適!或是安撫巾等等的可以讓寶寶在等媽媽的時候或睡著時得到安慰,找個安撫玩具吧!

 

 

我想最最重要的還是父母的陪伴了,不只是人陪伴在身邊,心也要一起陪伴著,不是拿著手機一直滑,真心陪伴著寶寶他們都感覺的到喔!而家裡幸福快樂的氛圍也深深的影響著寶寶,家人就是孩子的全部,帶寶寶出們探索也是社會化的一個過程,一起探索世界了解社會,讓我們一起度過這甜蜜又累人的分離焦慮期吧! 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Helensdia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